王家庄街道王家庄社区苹果种植建设项目
来源:王家庄扶投公司作者:胥婉秋日期:2019/12/03 浏览:
王家庄街道王家庄社区苹果种植建设项目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王家庄街道王家庄社区苹果种植建设项目。(二)项目建设地点:王家庄街道王家庄社区。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总规划建设苹果种植基地一个,其中:项目流转土地222.6亩,租期15年,种植苹果222.6亩19588棵,新建水泵房及水泵设施一套,带动全街道建档立卡贫困户235户682人脱贫致富。
(四)项目建设期:9个月
(五)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项目计划总投资423.8万元,其中:215.5万元为区搬迁安置办专项款,用于建设苹果基地基础设施、购买树苗及树苗种植;139.3万元为农掘合作社投资,用于苗期管护;50万元为区专项扶贫资金,用于2019年秋、冬季基地管护;19万元为村集体土地租金入股。
二、项目编制指导思想、原则及依据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中共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产业共建、资金共筹、收益共享”的脱贫产业培育和发展理念,按照“扶贫资金变资产、贫困人口变股民,扶贫产业能发展、贫困人口得实惠”的思路,充分调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致富能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持续带动和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
(二)编制原则
1、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布状况和种植资源承载条件等因素,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会议研究,确定王家庄社区为苹果种植的建设地点,同时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数,进一步确定了种植规模、带动人数,从而确保了苹果种植基地建设的有序推进。
2、公开公平,自愿参与。在苹果种植基地建设上,王家庄街道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阳光操作,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切实使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资产的使用者和受益者。
3、量化折股,合理分配。在不改变扶贫资金性质的前提下,将扶贫资金投入苹果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形成果树等实物资产,折股量化给建档立卡贫困户,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并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
4、股权清晰,受益明确。扶贫资金形成可折股量化的资产后,股权属于确定在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按照入股比例参与收益分配。
5、规范管理,报账兑付。王家庄街道苹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严格执行可研、规划、审批、建设、监理、验收等基本程序,扶持资金由王家庄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主管,街道财政所、扶贫办、经济发展与城镇管理办公室等部门监督管理,实行报账制管理,保障资金参股运行安全。
6、稳妥推进,保障收益。股权量化涉及财政专项资金、贫困户入股资金具有一定社会风险的,必须依照现行有关规定规范管理,积极稳妥推进。为保障各项资金投入收益分配有据可依,王家庄街道将与合作社制订收益分配方案、签订股权量化协议。
(三)编制的依据
按照市委、区委推进“三联三争”的决策部署,以“三联”聚合力,推行“资金”变“股金”、“土地”变“租金”、“劳力”变“薪金”模式,确保“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以“三争”强动力,推动基层支部争红旗、党员干部争标兵、农民群众争积分,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以产业发展为引领,采取“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经营种植模式,发展苹果种植,带动王家庄街道235贫困户进行入股分红,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王家庄居委会是王家庄街道办事处所在地,辖大六十亩、小六十亩、王家庄、上王家庄、下王家庄、李官田、丁家庄7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250户,总人口2245人。耕地总面积182.6公顷(其中水田121.4公顷、旱地61.2公顷),人均有耕地0.077公顷,有效灌溉面积94.67公顷。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624.6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9.4公顷,总产1521吨,居民人均有粮677.5千克。社区经济总收入5262.3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7878元。经济收入主要以经商、种植烤烟、水稻、蔬菜和养殖生猪为主。
近年来,王家庄居委会大力发展蔬菜种植,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建成了1200亩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先后种植了西瓜、生菜、芦笋等特色蔬菜,特色种植业正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二)项目区选建理由
1、区位与交通
王家庄居委会是王家庄街道办事处所在地,距jrs直播火箭直播城13公里,320国道、贵昆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2、气候与土壤
王家庄居委会地处低纬度地区,因地处高原,受地势海拔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终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较干燥,春暖干旱,夏无酷热,秋凉湿润,干湿季节分明,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降水较集中。据气象部门多年收集的资料表明,多年年降雨总量均为1017mm,丰水年1356mm,枯水年511mm,平水年1054mm,2005年为1077mm。降雨期为6至9月,以6至8月降雨量最大,约占全年降雨的65~80%,同时受风向风速的记忆影响,迎风坡、背风坡降水量差别大。海拔为1900米,年平均气温13.60℃,年降水量1020.00毫米。社区国土总面积23.91平方千米,土地以山地红壤、黄棕壤和冲积壤为主。
3、人口及经济
辖大六十亩、小六十亩、王家庄、上王家庄、下王家庄、李官田、丁家庄7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250户,总人口2245人。耕地总面积182.6公顷(其中水田121.4公顷、旱地61.2公顷),人均有耕地0.077公顷,有效灌溉面积94.67公顷。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624.6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9.4公顷,总产1521吨,居民人均有粮677.5千克。
(三)村集体、村民对项目发展的意愿
王家庄居委会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土地资源丰富,农田水利、交通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农村产业多元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社区居委会及居民小组领导班子团结,经济发展潜力大,村集体和群众要求发展的愿望迫切,对发展苹果种植基地,带动贫困户和集体经济发展的热情较高。
四、目标任务
项目流转土地222.6亩,租期15年,建设苹果种植基地222.6亩,带动周边23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五、建设内容、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一)建设内容
项目总规划建设苹果种植基地一个,其中:流转土地222.6亩,租期15年,种植苹果222.6亩19588棵,新建水泵房17平方米,安装水泵1套。
(二)投资概算
项目预计总投资423.8万元。
序号
工程名称
单位
工程量
单价(元)
合计金额(万元)
资金来源
1
基础设施建设、种植苹果树苗
棵
19588
110
215.5
区搬迁安置办移交资产
2
苗期管理
棵
19588
71.1
139.3
农掘合作社投资
3
农户土地流转租金
亩
196
1000
19
村集体入股
4
秋、冬基地管护
亩
196
2551
50
区专项扶贫资金
序号
养护项目
数量(吨)
资金(元)
备注
1
农药
2
30000
棉蚜虫、白粉病、地下虫用药
2
化肥
20
83000
苹果专用肥、土控肥
3
农家肥
500
108000
圈肥(包括运费)
4
机械使用费
90840
租用挖机开沟回土、机械使用油料、园区修路、修排水沟
5
临时用工
188160
拉枝、除草、打药、下肥
总计
500000
50万区级专项扶贫资金
王家庄街道王家庄社区苹果种植项目预计总投资423.8万元,使用安置工程215.5万元,使用私人投资139.3万元,使用区级专项扶贫资金50万元,村集体土地租金19万元。
六、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名称
实施阶段
实施内容
完成时限
备注
王家庄社区苹果种植项目
第一阶段
成立领导小组,进行宣传发动,完成项目选址及规划
2019.1—2019.1
第二阶段
项目建设
2019.2—2019.11
第三阶段
检查、初验
第四阶段
立卷归档
(一)组织管理
为确实保障王家庄街道王家庄社区苹果种植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有序运行,经王家庄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会议研究,决定成立苹果种植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领导,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丁 恒 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副组长:戴德强 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董事
刘国学 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董事
刘吉所 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董事
李绍全 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董事
成 员:刘文彬 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监事
张 胜 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监事
鲁家强 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监事
彭琼英 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街道扶贫开发办公室,由鲁加强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为张志瑛,负责具体业务工作。
(二)项目公示制
为进一步规范扶贫专项资金项目,把项目建设做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王家庄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要求,对扶贫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项目建设地点、工程任务、资金使用等重要内容进行严格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提高扶贫专项资金项目的透明度。
(三)项目资金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扶贫资金管理规定及办法,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财务工作管理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及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公司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有关制度,监督各项制度的实施和执行。按照上级相关政策要求及扶贫资金审核审批权限要求,认真履行财务审核职责,及时拨付资金。
(四)监督检查
扶贫专项资金项目是关系到今后农村扶贫产业建设工作能否顺利实施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建设,实行项目责任制和项目建设合同制;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坚持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组织实施,并切实做好施工前的技术指导工作,对施工的全过程质量由董事和监事组成质量监督组,全程参与项目的建设和质量监督,切实做到每道工序的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更正,以确保项目建设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八、利益链接机制
(一)项目发展类型
项目依托龙头企业,通过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建设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项目。由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规范经营管理,建立完善分配机制,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共赢,确保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扶贫攻坚和集体经济双推进。
(二)经营管理模式
项目采取“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丁家庄居民小组发展苹果种植,带动全街道235户682人脱贫致富。
(三)经营收益分配机制
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的村级合作社净收益1:1:2:6的分配模式,2019年5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折股量化给街道235户贫困户,投资建设苹果种植基地。其收益分配为:区、街道扶贫公司分配10%;街道子公司统筹的发展风险防控基金10%;村合作社发展基金20%;其余60%全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股金分配。同时,项目投产后,由合作社在基地设立公益性岗位,引导贫困户和农户到苹果种植基地务工,带动贫困户实现务工增收。
九、王家庄苹果种植项目实现收益后的管理机制
(一)财务收入管理制度
1.合作社应当依法、合理组织收入,加强货币资金管理。
2.合作社应严格执行票据管理制度。在取得经济收益款项时,必须使用云南省农村经济专用收款收据,收据由王家庄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管理,合作社根据需要领取。王家庄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对领用人、领用时间、票据号码详细登记,对使用的收据存根收回备案审验。
3.合作社收入一经发生,必须在3日内上缴王家庄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入账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不准坐收坐支,不准公款私存,不准白条抵库,不准私设小金库。
4.王家庄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要经常核查合作社有关经济往来账目,定期与开户银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财务开支审批制度
1.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各项支出应做到集体理财、民主管理、公开透明。
2.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支出主要包括:工人工资、生产资料支出、办公费用等管理费、其他支出,不得开支招待费。
3.财务开支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盖章。
4.严格执行开支审批权限制度。所有支出单据必须经经办人签字;再交由扶贫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审核;财务负责人审核后交由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签字,最后交由财务负责人审计后入账。财务负责人要加强对原始单据的审核把关,手续不全的单据不得入账。
十、三联三争运行模式
王家庄街道立足脱贫攻坚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区委推进“三联三争”的决策部署,以“三联”聚合力、以“三争”强动力、切实提高“三化”组织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一是打造运行主体。在街道成立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和在社区成立合作社,形成平台联建。二是推动集约发展,形成资源联合。以5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量化给贫困户入股,实现了“资金”变“股金”;以租用222.6亩进行规模化种植,实现“土地”变“租金”;以带动群众就地务工,实现“劳力”变“薪金”的扶贫产业发展模式,确保了“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三是完善分配机制,形成利益联结。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和采取争积分模式,将苹果基地实现的利益分配到贫困户手中,从而有效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愿望,改变贫困户的生活习惯,养成贫困户热爱公益活动、爱护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文明行为。同时,以“三争”强动力的激励机制,有效推动基层支部争红旗、党员干部争标兵、农民群众争积分,不断增强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实现扶贫攻坚和党建工作双推进,带动街道235户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十一、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据初步测算,基地预计2020年进入盛果期,抚育挂果后,产量将逐渐上升,初步测算盛果期平均亩产按1.6吨鲜果、10元每公斤计算,产值1.6万元每亩,每年共可产出356.16吨,年产值在356.16万元以上,经营成本为0.38万元每亩,扣除成本每年可实现收益271.57万元。初步测算,jrs直播火箭直播县龙掘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占34%的股份,王家庄扶贫开发公司占66%的股份(最终以中介机构核定金额为准),每年可分配收益179.24万元。同时,按照市委、区委“三争”强动力激励机制,采取设立公益性岗位和争积分模式,为每户贫困户制定200分奖励积分(每分兑换人民币2.5元),进行年终评比兑现,从而有效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愿望,改变贫困户的生活习惯,养成贫困户热爱公益活动、爱护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文明行为。
(二)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为贫困群众打造出一条致富之路,切实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出列。可在全街道、乃至全区做出示范,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生态效益
该项目建设完全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本着依法用地、科学用地和集约用地的原则,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标准化、规模化现代种植业。
(四)扶贫效益
为确保贫困户 “能脱贫、不返贫、能致富”,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思路,创新开展“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资产收益产业脱贫模式,依托龙头企业,通过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建设苹果种植示范基地。由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规范经营管理,建立完善分配机制,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共赢,确保贫困户脱贫致富,通过“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无偿变有偿、短期变长期,输血变造血”,实现扶贫攻坚和党建工作双推进,带动街道235户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八、利益链接机制
(一)项目发展类型
项目依托龙头企业,通过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建设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项目。由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规范经营管理,建立完善分配机制,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共赢,确保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扶贫攻坚和集体经济双推进。
(二)经营管理模式
项目采取“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丁家庄居民小组发展苹果种植,带动全街道235户682人脱贫致富。
(三)经营收益分配机制
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的村级合作社净收益1:1:2:6的分配模式,2019年5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折股量化给街道235户贫困户,投资建设苹果种植基地。其收益分配为:区、街道扶贫公司分配10%;街道子公司统筹的发展风险防控基金10%;村合作社发展基金20%;其余60%全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股金分配。同时,项目投产后,由合作社在基地设立公益性岗位,引导贫困户和农户到苹果种植基地务工,带动贫困户实现务工增收。
九、王家庄苹果种植项目实现收益后的管理机制
(一)财务收入管理制度
1.合作社应当依法、合理组织收入,加强货币资金管理。
2.合作社应严格执行票据管理制度。在取得经济收益款项时,必须使用云南省农村经济专用收款收据,收据由王家庄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管理,合作社根据需要领取。王家庄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对领用人、领用时间、票据号码详细登记,对使用的收据存根收回备案审验。
3.合作社收入一经发生,必须在3日内上缴王家庄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入账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不准坐收坐支,不准公款私存,不准白条抵库,不准私设小金库。
4.王家庄街道扶贫开发有限公司要经常核查合作社有关经济往来账目,定期与开户银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财务开支审批制度
1.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各项支出应做到集体理财、民主管理、公开透明。
2.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支出主要包括:工人工资、生产资料支出、办公费用等管理费、其他支出,不得开支招待费。
3.财务开支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盖章。
4.严格执行开支审批权限制度。所有支出单据必须经经办人签字;再交由扶贫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审核;财务负责人审核后交由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签字,最后交由财务负责人审计后入账。财务负责人要加强对原始单据的审核把关,手续不全的单据不得入账。
十、三联三争运行模式
王家庄街道立足脱贫攻坚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区委推进“三联三争”的决策部署,以“三联”聚合力、以“三争”强动力、切实提高“三化”组织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一是打造运行主体。在街道成立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和在社区成立合作社,形成平台联建。二是推动集约发展,形成资源联合。以5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量化给贫困户入股,实现了“资金”变“股金”;以租用222.6亩进行规模化种植,实现“土地”变“租金”;以带动群众就地务工,实现“劳力”变“薪金”的扶贫产业发展模式,确保了“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三是完善分配机制,形成利益联结。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和采取争积分模式,将苹果基地实现的利益分配到贫困户手中,从而有效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愿望,改变贫困户的生活习惯,养成贫困户热爱公益活动、爱护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文明行为。同时,以“三争”强动力的激励机制,有效推动基层支部争红旗、党员干部争标兵、农民群众争积分,不断增强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实现扶贫攻坚和党建工作双推进,带动街道235户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十一、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据初步测算,基地预计2020年进入盛果期,抚育挂果后,产量将逐渐上升,初步测算盛果期平均亩产按1.6吨鲜果、10元每公斤计算,产值1.6万元每亩,每年共可产出356.16吨,年产值在356.16万元以上,经营成本为0.38万元每亩,扣除成本每年可实现收益271.57万元。初步测算,jrs直播火箭直播县龙掘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占34%的股份,王家庄扶贫开发公司占66%的股份(最终以中介机构核定金额为准),每年可分配收益179.24万元。同时,按照市委、区委“三争”强动力激励机制,采取设立公益性岗位和争积分模式,为每户贫困户制定200分奖励积分(每分兑换人民币2.5元),进行年终评比兑现,从而有效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愿望,改变贫困户的生活习惯,养成贫困户热爱公益活动、爱护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文明行为。
(二)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为贫困群众打造出一条致富之路,切实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出列。可在全街道、乃至全区做出示范,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生态效益
该项目建设完全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本着依法用地、科学用地和集约用地的原则,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标准化、规模化现代种植业。
(四)扶贫效益
为确保贫困户 “能脱贫、不返贫、能致富”,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思路,创新开展“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资产收益产业脱贫模式,依托龙头企业,通过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建设苹果种植示范基地。由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规范经营管理,建立完善分配机制,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共赢,确保贫困户脱贫致富,通过“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无偿变有偿、短期变长期,输血变造血”,实现扶贫攻坚和党建工作双推进,带动街道235户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王家庄街道永发社区芦笋种植建设项目
下一篇:王家庄街道永发社区芦笋种植建设项目
相关文章